2017-09-29 07:40 | 來源:未知 | 作者:宋記霞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聚燦光電是一家以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業(yè)務為主,并圍繞LED照明應用為核心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的企業(yè),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為GaN基高亮度
《號外財經》訊
宋記霞
聚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燦光電”)擬于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公開發(fā)行新股不超過 6,433 萬股,擬募集資金3.5億,用于LED 芯片生產研發(fā)項目。
《號外財經》通過研究招財務數(shù)據發(fā)現(xiàn),聚燦光電的主營產品售價持續(xù)下跌,伴隨著毛利率的不斷下滑,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報告期內,政府補貼占到利潤總額的38.96%、98.60%和 47.80%。如此情況下,聚燦光電擬IPO募集資金燒錢擴產能就需要投資者警惕了。此外,該公司曾涉專利糾紛案件,但未在招股書中進行披露。
盈利能力堪憂 個別年度政府補助占總利潤的98.60%
公開資料顯示,聚燦光電是一家以LED 外延片及芯片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業(yè)務為主,并圍繞LED 照明應用為核心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的企業(yè),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為GaN基高亮度
藍光 LED 芯片及外延片。自設立以來,該公司主營業(yè)務未發(fā)生重大變化。
根據招股書披露信息,2014-2016年,聚燦光電分別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96億、3.51億、4.80億,2015 年和 2016 年營業(yè)收入分別較上年增長18.81%和 36.61%,年復合增長率為 27.40%。但是,對應三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704萬、2341萬、6060萬,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3400萬、1515 萬、3164萬。
從數(shù)據上看,該公司的利潤水平一路走低,尤其是2015年凈利潤和扣非后的凈利潤較2014年下降幅度最大,達58.95%和 55.42%。聚燦光電稱,這主要是因為受到行業(yè)總體產能過剩、行業(yè)競爭加劇的影響,使得公司的主營產品售價大幅下降,且下降幅度超過單位銷售成本的下降幅度。
《號外財經》注意到,聚燦光電主營收入主要來自于LED芯片及外延片的銷售,數(shù)據顯示,2014-2016年,芯片的價格從314.83元/片下降至143.51元/片,外延片的價格從170.70元/片下降至93.57元/片,三年的時間里,主營產品售價幾近腰斬。
伴隨著售價下降的,是該公司毛利率的下滑。根據招股書披露, 2014-2016年,聚燦光電主營業(yè)務毛利率分別為35.34%、28.02%和 22.49%,下降幅度較大,由此導致公司利潤水平不能隨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
聚燦光電對此心知肚明,并在招股書中披露,在不考慮其他因素變動的情況下,公司 2016 年主要產品價格變動率盈虧平衡點為-17.76%,即當公司外延片銷售單價和芯片銷售單價均下降 17.76%的情況下,2016 年利潤總額為0。如果公司未來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公司毛利率將存在不斷降低風險,將對本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主營業(yè)務毛利率是公司具有核心意義的財務指標,毛利率的下降嚴重影響了公司的利潤水平。《號外財經》研究其扣非凈利潤發(fā)現(xiàn),維持公司利潤水平的不是主營業(yè)務收入,而是依靠政府補助。報告期內,公司計入營業(yè)外收入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 2,533 萬元、2,678 萬元和 3,320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 38.96%、98.60%和 47.80%。
從數(shù)據上看,聚燦光電嚴重依賴政府補助支撐業(yè)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已無法看到該公司的持續(xù)盈利能力。如未來 LED 行業(yè)政策支持力度減弱或補貼政策發(fā)生變化,不但其利潤水平直接受到重挫,還可能對公司的經營發(fā)展造成巨大沖擊,影響公司的長遠發(fā)展。
無視市場擴產能 燒錢模式搶市場
根據招股書披露,聚燦光電本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將募集資金3.5億元,用于用于LED 芯片生產研發(fā)項目,規(guī)劃達產后將新增折合為 2英寸外延片的芯片 180 萬片/年產能。對于募投項目的必要性,聚燦光電表示,項目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完善上游產業(yè)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提高市場份額。
但《號外財經》注意到,當前LED行業(yè)整體產能過剩,以及外延片和芯片價格都不斷下跌的背景下,聚燦光電卻逆市擴產,風險之高可想而知。而且,若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降低生產成本而行此燒錢之法,未免過于“任性”。
此外,《號外財經》發(fā)現(xiàn)了潛在的環(huán)保風險,聚燦光電曾在2014年因產能擴大,生產過程中的部分廢棄超標排放,被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環(huán)境保護局責令整改,而且在第二次抽檢中仍未達標,被處以罰款 50000元。若聚燦光電此次擴產成功,環(huán)保問題也將成為該公司需要重視的重要問題之一。
曾涉專利糾紛 未披露
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號外財經》發(fā)現(xiàn)了一份關于“深圳市大族激光(002008)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蘇州德龍激光有限公司、聚燦光電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雖然案件的結果是大族激光撤回起訴,但聚燦光電卻未在招股書中披露此案。
《號外財經》發(fā)現(xiàn),另一涉案公司——蘇州德龍卻在招股書中對此案進行了詳細披露。相比之下,聚燦光電在兩次披露的招股書都對此案只字未提,在IPO的關鍵期沒有做到盡職的信息披露,在以誠信為本的A股市場,又如何取得投資者的信任呢?
從另一個角度講,隱瞞專利糾紛的背后是否另有隱情呢?聚燦光電是如何擺平此事的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