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諸多銀行業務都在向零售業務轉型,平安銀行(11.320, -0.03, -0.26%)近日也公布了對零售人才的招募計劃。
證券時報記者專訪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平安銀行2017年零售業務引進人才2000人,其中技術人才引進近1000人,中高級管理人員26人。不過,目前還存在招聘速度不夠快的問題,人才上尚需外包的力量。
互聯網科技人才競爭激烈
去年以來,平安銀行就不斷的在吸收科技型人才。數據顯示,平安銀行2017年零售業務引進人才2000人,其中技術人才引進近1000人,中高級管理人員26人。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銀行跟互聯網機構之間的人才競爭一直存在。蔡新發表示,現階段,科技人才從銀行流向互聯網機構的情況較多,例如百度、阿里巴巴在人才招聘上都會選擇有傳統銀行工作經驗的人才。
蔡新發認為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銀行與傳統機構的薪酬體系不同,銀行的薪酬體系是一半為員工獎金,一半則采取遞延支付策略,遞延支付方式將經營者的利益與企業長遠的發展結合起來,體現風險與收益對稱的原則,進而對經營者產生更大的激勵與約束效應。而互聯網公司的薪酬是一體的,并且技術人員在互聯網公司備受重視。
第二就是銀行的環境行政化,平安銀行去年提出“去行政化”,但是實操起來卻不容易,蔡新發坦言,這是一個比較根深蒂固的問題。
平安銀行的“敏捷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銀行今年初開始零售“敏捷轉型”,即順應市場變化,快速改變用戶問題。據悉,平安銀行要求每個事業部都安排一名首席技術官,同事業部總裁與首席技術官共同解決客戶問題。同時,每一個業務都派出首席營銷官,與傳統業務人員共同做市場的決策。蔡新發表示:“做互聯網的人才用互聯網的方式去給銀行線上線下賦能,用數據來決策,通過用戶使用的行為和使用的活躍力,來決定某個功能是否需要加強。”
此外,平安銀行總行設立了網絡金融部,即將科技團隊嵌入到部門。它實際上是管理的推動,管理整個產品的策略、市場份額,包括線下相對應的組織架構團隊等。平安銀行行長助理兼零售業務執行官周立表示,網絡金融事業部與部門銀行的科技部不同,平安銀行的支行、分行都有相應的網絡金融部們,科技人才直接鑲嵌進各支行,實現自上而下智能化管理與決策。在網點硬件建設上。自2017年8月29日首家純零售新門店“廣州流花支行”正式開業以來,截至今年3月末,該行已有21家新門店陸續開業,11家門店開業籌備中。
相比于招商銀行(27.950, -0.26, -0.92%)、中信銀行(6.350, -0.03, -0.47%),平安銀行也在加強對零售的戰略轉型。在近期披露的一季度中,平安銀行零售轉型成效明顯,其零售核心業務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態勢:信用卡,一季度累計新增發卡476.20萬張,同比增長139.6%;貸款余額3482.40億元,較年初增長14.7%。
此外,截至3月末,平安銀行零售業務不良率穩中有降,零售貸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率1.01%,較上年末下降0.17個百分點;其中,零售貸款(不含信用卡、個人經營性貸款)不良率0.30%,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信用卡不良率1.14%,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2017年,招商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062.21億元,較上年增長8.49%,占全行營業收入的51.29%。中信銀行去年零售業務營業收入543.47億元,實現零售轉型目標,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表示,對中信銀行零售轉型滿意,零售總客戶數8000余萬戶,復合增長率17.1%;零售貴賓客戶數復合增長率18.9%,各項指標都是兩位數增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