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 09:2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而在公司的主要客戶及收入確認事項上,監管通過層層問詢,剝離出諸多前后矛盾之處。
原標題:問詢一針見血不許忽悠兩公司止步科創板“二問”
⊙林淙 ○編輯 全澤源
有進有退。1月21日晚,科創板賽道迎來開普云、紫晶存儲、華潤微電子三家公司注冊生效、沖過終點,亦有宏晟光電、禾信儀器兩家廣東企業撤回材料、止步“二問”。公告顯示,宏晟光電與禾信儀器的保薦機構分別于當日提交了關于撤回公司科創板IPO文件的申請,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其審核。
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廣東老鄉”不僅闖關狀態同日變更為“終止”,其科創板申請也是同于2019年6月27日獲上交所受理。不過,從各自收到的問詢“試卷”來看,“共進退”的緣分背后,似各有各的待解難題。
宏晟光電:前后矛盾咋回事?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宏晟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光纖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涉及光纖傳像、光纖通信和光纖傳感等領域。其中,公司生產的光纖傳像器件應用于我國各型號微光像增強器中;光纖通信器件被廣泛應用于 4G/5G 基站、通信網絡骨干網、數據中心等通信設備和系統中;小型化光纖傳感器件則被廣泛應用于制造光纖陀螺、光纖水聽器等精密設備。
宏晟光電介紹稱,公司還是多家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光纖器件供應商,與 Lumentum、II-VI、Photonis、Katod、華為、中興等企業均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優秀供應商”、“重點供應商”或“優選供方”……宏晟光電在自述中連用數個標簽,以佐證其在下游客戶中的優勢地位。
對此,“一問”要求公司說明其在客戶中具體高端產品的實際應用情況,是否屬于核心組件、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二問”則直言,公司需采取淺白易懂的語言,平實、客觀描述產品的先進性情況,修改夸大的表述。
而在公司的主要客戶及收入確認事項上,監管通過層層問詢,剝離出諸多前后矛盾之處。
根據一輪問詢回復,公司表示,所有交付的貨物均須由買方在交給買方后90日內或根據情況合理的更長期限內任何時間進行最終檢驗,這與招股書中以貨物離境時點作為收入確認時間存在不一致。此外,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模式下,公司客戶武漢光迅及無錫德科立的期末庫存金額,亦與公司披露的發出商品明細數據存在差異。
除了前后矛盾說不清,還有稀里糊涂沒披露。監管在“二問”中指出,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宏晟光電計入財務費用的現金折扣金額為26.15萬元和 20.94萬元,但招股說明書并未披露相關事項;且公司向Gamesman 銷售的產品為玻璃纖維柱而非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光纖面板。
在此基礎上,宏晟光電被要求列示報告期各期第四季度收入確認的明細構成,包括客戶名稱、銷售內容、驗收條款、訂單簽訂日期、發貨日期、簽收日期、收入確認日期等,以進一步分析公司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形。
禾信儀器:上市標準夠不夠?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禾信儀器一直專業從事質譜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向客戶提供質譜儀及相關技術服務。據稱,公司是國內質譜儀領域可進行正向開發的少數企業之一。
闖關科創板,夠格嗎?“復試”開卷第一問,即直指禾信儀器是否滿足上市條件。從財務上來看,禾信儀器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9170.71 萬元、1.03億元、1.35億元和3987.57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72萬元、-292.02萬元、1307.30萬元和-2562萬元。
比照公司選用的第一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若需滿足10億市值,所對應的靜態市盈率為76.49倍,相較行業平均市盈率溢價30.98%。而禾信儀器招股書中給出的11.01 億元估值,對應市盈率較行業平均的溢價幅度則高達43.84%。
“二問”要求公司解釋,以“科創板市盈率普遍存在溢價來說明公司預計市值可達10億元”的論證過程是否符合邏輯,并進一步分析在市盈率估值法下得出11.01億元(對應市盈率 84 倍)的依據及合理性。
此外,公司2019 年上半年出現較大虧損。監管要求公司補充提供經審計的2019年盈利預測,據此說明去年全年業績能否滿足上市條件中有關收入和凈利潤的要求,并逐項說明盈利預測中主要科目的確定依據和主要假設參數情況。
在“一問”答卷中,禾信儀器坦言,境外知名行業巨頭在質譜儀串聯方面已實現技術突破并成功實現產業化應用,質譜儀向小型化、便攜式趨勢不斷發展。而公司當前產品尚未在串聯質譜儀領域實現突破,在質譜儀小型化、便攜式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
盡管難以比肩國外巨頭,但公司表示自身仍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激光源質譜分辨率提升技術總體技術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此,二輪問詢要求公司列表比較同行業國內外公司的關鍵指標情況,對其披露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所達到的技術水平和地位,分別提供依據或出處。此外,“復試試卷”還要求公司逐條說明是否符合《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第 10 問的規定。
資深投行人士表示:“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要求監管通過問詢來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這也是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一項重要要求。從實踐操作來看,確實存在個別企業因科技含量不足、核心技術不突出、財務不達標等情況,在問詢環節就被‘問倒’,從而選擇主動撤材料。但也不能簡單認為所有半途而返的企業都在質地上存在問題,也不乏一些公司是出于對自身戰略和發展方向上的重新布局。”
責任編輯:田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