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10:2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規模經濟是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的一個重要特征。首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一些人擔心的要強化計劃經濟特征,相反,這恰恰是最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建設統一大市場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破解要素、資源、商品和服務流動壁壘的長期制度性的安排。正如習總書記此前多次強調,中國有近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全球最大,市場規模巨大、潛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而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就必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規模經濟是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的一個重要特征。首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一些人擔心的要強化計劃經濟特征,相反,這恰恰是最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現代生產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前期投入巨大而邊際成本低,一個統一的大市場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集中資源辦大事,避免重復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統一大市場在科技創新成果的市場化推廣中,能夠大大降低單位商品和服務的成本。一個統一的大市場是推動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其次,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全面鋪開,而是有重點有層次地進行。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包括制度、標準、要素資源、商品服務和市場監管的統一,制度、標準、市場監管的統一是方式和手段,核心落腳點是要素和資源的統一市場。得益于現代物流系統和電商平臺的發展,當前商品和服務的統一大市場面臨的壁壘較少,整體相對完善。而要素和資源的統一大市場構建尚有不少挑戰,包括人員流動的戶籍、社保問題,資源流動的地方保護主義,資金流動過程中的惡性競爭問題和技術研發過程中的重復建設等問題。這些地方層面的長期制度性壁壘,制約了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
最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要消除各地差異化的競爭和發展模式,相反,是要更好地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在過去幾年全球國際分工體系遭受了貿易戰、疫情和俄烏沖突的幾次重大沖擊,在努力穩住國際大循環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挖國內大循環的潛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都明顯提升。從資源稟賦的角度出發,中國的人口、國土面積都超過歐盟的兩倍,歐盟能夠集合二三十個國家努力構建一個統一市場,那我們有更大的優勢,通過完善資源和要素的統一大市場,充分發揮國內不同省、市、地區差異化的要素和資源的稟賦優勢,構建國內分工體系,實現和而不同,通過內循環,實現大部分原本需要借助國際分工體系才能實現的效率提升。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是一個綱領性和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后續各個部委和各級地方政府會進一步細化和落實具體的政策部署,為我們提供更清晰的投資線索。我們認為包括能源、碳交易、檢測和標準設計、數字經濟和數字基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物流、土地市場等,都會受益于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具備長期的投資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