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 14:28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事實上,持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因違規收監管函在年內已屢見不鮮。從機構自身的監管函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中國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共對40家持牌證券投資...
內部制度不完善、提供虛假材料信息、違規發布廣告或進行虛假不實誤導性營銷宣傳……這些違規行為頻頻發生在這類機構里。截至6月22日,中國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已在年內對40家持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出具45張監管函,點名的持牌機構占比過半。針對相關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對有關機構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其中,多達13家持牌機構在年內被暫停新增客戶1—6個月不等。對于這類機構而言,真正要做到提升執業質量或不在于簡單地減少罰單數量,而是行業價值觀的重塑。
兩家機構被暫停新增客戶
“客服聯系我繳費2999元,推薦我股票。”投資者小王(化名)在黑貓投訴平臺無奈表示,“交錢后,告訴我又不是核心客戶,需要繼續繳費8500元半年、18500元一年的服務費,我交的2999元只是基礎費用,不推薦好的股票。”
上述內容直指湖南金證投資咨詢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證顧問”)。而諸如此類針對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并不罕見。針對投資者投訴的內容,已有監管對相關機構展開調查,部分違規機構也因此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例如,6月以來,就有多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因存在違規行為收到監管函。6月17日,湖南證監局發文稱,經查,金證顧問存在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不完善;投資咨詢業務開展不規范,存在不實、誤導性營銷宣傳、承諾投資收益等情形;個別未在中證協注冊登記為證券投資顧問的員工向客戶提供證券投資建議的問題,決定對金證顧問采取責令改正并責令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的監管措施。
同樣地,6月還有另一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也被監管責令暫停新增客戶。6月4日,福建證監局指出,福建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訊證研”)在開展證券投資咨詢業務過程中,存在合規管理和內部控制不完善;客戶招攬環節存在傳播不實信息、誤導性宣傳、暗示收益、承諾收益和通過公眾媒體提供涉及個股的投資建議的情形等違規行為。
根據有關規定,中訊證研被福建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并責令暫停新增客戶3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同時,中訊證研副董事長藺會杰因以個人名義注冊并控制的公司官方微博賬號存在傳播不實信息、誤導投資者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福建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名為“中訊證券研究”的微博最近更新日期為2025年6月20日,更新內容為市場觀點,該賬號的認證信息為“福建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微博”。
針對被責令暫停新增客戶后的整改進展及后續改進措施,北京商報記者發文采訪金證顧問和中訊證研,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另外,在6月13日,股掌柜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也因存在內部控制及合規管理不完善;虛假、不實、誤導性營銷宣傳,承諾投資收益等違規行為,被湖南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值得關注的是,上述3家機構均為在中證協登記的持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
年內40家持牌機構收監管函
事實上,持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因違規收監管函在年內已屢見不鮮。從機構自身的監管函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中國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共對40家持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出具45張監管函。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當前,行業共有78家持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換言之,已有超半數持牌機構在年內“吃”監管函。
其中,和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年內收到2張監管函,也有個別機構如海南港澳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港澳資訊”)、北京天相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研智投”)、湖南愛贏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贏證券”)及其下屬分公司在年內合計收到2張監管函。
從監管函內容來看,問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存在一些“通病”,如內部制度不完善;存在不實、誤導性營銷宣傳、承諾投資收益等情形;個別未在中證協注冊登記為證券投資顧問的人員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部分投資建議未提供合理依據;風險提示不到位;違規發布廣告或進行虛假、誤導宣傳等。
在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看來,這類機構違規不斷的背后原因主要包括幾方面。首先,利益的驅動使得部分機構和個人為了追求更高的業績和利潤,采取了不合規的方式進行市場操作和客戶服務。其次,部分從業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培訓,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出現誤導性宣傳或不當行為。再者,由于證券投資咨詢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法規制度的建設未能及時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給了一些機構鉆空子的機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還提到,違規行為頻發也可能與行業競爭激烈有關。在競爭過程中,部分機構為了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吸引客戶,不惜降低服務標準,甚至采用違規手段。同時,監管難度大也是導致這類機構違規行為頻發的原因之一。由于當前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數量眾多,業務模式復雜,一些機構利用監管漏洞,通過自媒體等方式私下開展業務,增加了監管難度。
針對相關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對有關機構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責令改正、警示、限制或暫停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監管談話、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等。
值得關注的是,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金證顧問和中訊證研在內,年內還有海南港澳資訊、慧研智投武漢分公司、愛贏證券天府新區分公司、江蘇百瑞贏證券咨詢有限公司、啟明星云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富金石咨詢有限公司、杭州頂點財經網絡傳媒有限公司、深圳市珞珈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啟富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上海中廣云證券咨詢有限公司、四川錢坤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計13家持牌機構被監管責令暫停新增客戶1—6個月不等。
行業價值觀仍待重塑
對于違規情況頻發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而言,真正要做到提升執業質量或不在于簡單地減少罰單數量,而是行業價值觀的重塑,當機構的高收入與高質量服務重新對齊,當違規罰金較合規經營成本更高,監管的“警示燈”才算照進現實。
那么,從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角度出發,這類機構應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余豐慧認為,建立正確的行業價值觀和規范執業行為至關重要。首先,要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確保所有員工都清楚、了解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其次,要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杜絕任何形式的誤導性宣傳。最后,應積極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通過提供高質量的投資咨詢服務來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也提到,持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應更加重視行業價值觀、規范執業行為。首先,應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強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避免過度強調短期收益。其次,應加強內部管理,確保員工資質符合規定,同時加強合規培訓,提高員工的合規意識。此外,還應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
在當前監管難度大、機構違規成本較低的背景下,也有業內人士建議加大對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處罰力度。
“從監管的角度出發,當前欠缺的是更為細致和嚴格的監管措施,以及對違規行為更快速有效的反應機制。為加強監管,一方面需要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使之更加適應行業發展的新情況。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懾作用。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提升監管效率和準確性,實現對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全方位動態監控。此外,還應加強與行業協會的合作,共同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余豐慧說道。
柏文喜還提到,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辨別能力。例如,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向投資者宣傳投資風險和防范知識,提高公眾對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認知和理解。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