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分期業務頻現違規 農行等銀行相繼領罰單
開年以來,銀保監會網站已披露30余張指向汽車分期業務領域的罰單,處罰對象既有銀行機構,也包括相關責任人員。
車企銷售下滑經銷商承壓 汽車新零售模式能改變現狀?
在去年經歷了近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后,2019年首月,在多家車企的“開門紅”之后,中國車市整體仍然“遇冷”。
海馬汽車陷資本與銷量雙重困境
海馬汽車今年1月銷售新車1327輛,同比暴跌8745%。其中,轎車銷售201輛,同比下滑9316%;MPV銷售61輛,同比下滑8718%;SUV銷售1065輛,同比下滑8513%。
寧德時代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 扣非凈利潤增長30%
寧德時代發布了2018年年度業績快報,內容顯示2018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業總收入296億元,營業利潤448億元,利潤總額44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7億元。
穩消費 汽車市場新政頻出
在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發布促消費24條措施之后,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新政也于近日獲批,新政對原有政策作出重大調整,直接利好二手車市場,同時也將推動新車消費。
此輪“汽車下鄉”具有針對性
為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實施方案》中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
海馬汽車資本銷量雙困境:月銷跌至千輛 面臨退市風險
車市寒冬的陰霾之下,海馬汽車面臨的困境顯然比其他企業更為嚴峻。
比亞迪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 凈利同比下跌三成
2月26日晚,比亞迪發布了2018年度業績快報,其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066億元同比下滑了3137%,業績表現不甚理想。
發展新能源汽車莫陷入“二元論”
不可否認,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我國電動汽車確實還有產品設計不夠完善,續航里程不夠長,充電不夠方便,在產品更新較快的情況下保值率低,部分產品明顯為迎合補貼而存在等問題。
威馬汽車臨生死大限:去年交付目標未完成
2018年12月末,公司宣布,由于交付環節太“復雜”,原定于2018年內完成的1萬輛交付目標,將延期至2019年初才能完成,2019年沖刺交付10萬輛的目標仍未變。
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 繼續高舉造車大旗
繼恒大與FF最終“分手”之后,恒大并未有放棄造車的努力。上月,恒大以93億美元收購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并獲得多數董事席位。
目標調低 車企“過冬”不冒進
從2016年起,神龍公司銷量連年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神龍公司銷量跌至255萬輛,與2015年銷量頂點時相比,銷量下滑高達近60%。
八年五次換將 觀致難解無米之炊
在變更CEO的同時,觀致汽車還宣布,前日產-雷諾聯盟車輛互聯互通技術全球總監長原巨樹擔任觀致首席運營官、前英菲尼迪全車系開發總負責人平井敏郎擔任觀致聯席技術官。
二手車買賣“套路多”:貸款合同竟變融資租賃合同
楊女士和售賣該車的萬里通車行老板又進行了協商,但由于在賠償細節上未達成統一意見,最終她打算選擇走法律途徑解決。
募資20億難解造車近渴 前途汽車母公司或轉戰科創板
前途汽車母公司北京長城華冠發布申請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對異議股東權益保護措施的公告,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終止掛牌。